第4章 体校,沉淀 (第2/2页)
梁老师想了想,勉强记起这么个人,态度缓和点儿:
“你还在念书没?”
“没辍学,考的新一中。”
梁老师眼睛闪了下,脸色古怪:
“都上泰安都市圈的好学校了,跑到旧厂街九中干嘛来?你知不知道,九中都快办不下去了,这年头,生源少,愿意读书的人也少。
教委和校领导已经通过气,打算改成体校。”
这倒不是啥秘密。
秦时很早就听说了。
他面露诚恳:
“周叔说您很有本事,我想跟着梁老师沉淀沉淀。”
梁老师忽地冷笑:
“你小子想提升生命力,冲定段考试对吧?都市圈的修炼馆,健身房多如牛毛,何必舍近求远?”
秦时依旧诚恳:
“我家花不起那份钱。”
梁老师认真瞧着面前的少年,浆洗发白的短袖长裤,一眼地摊货的杂牌跑鞋。
抛开“干净清爽”的外形标签,确实是旧厂街普通学生仔的打扮。
“我这里收费不便宜。况且,你不是九中的学生……”
梁老师顿了顿,主动走到树荫底下,扬手指着顶着烈日暴晒的高中生们:
“知道他们为啥上我的补习班吗?”
秦时摇摇头,现在正值暑假,旧厂街的职工子弟,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出门打工。
像什么夏令营,户外旅行,或者特长培训班,那是泰安都市圈富裕家庭的活动安排。
“这些学生不准备继续念书了。他们生命力都在六七点之间,跟着我搞锻炼,只要把生命力提到十点,就可以进矿区做工。”
梁老师语气很生硬,面皮也紧绷着:
“高中教材的生命力开发,讲究循序渐进,有益无害,所以见效慢。
而我教的这些东西,通过摧残身体来挖掘潜能,出成绩快。
年轻时候撑得住,一过四十岁就急剧衰老,伤病多发。”
秦时默然,他平常喜欢看书,对东夏历史称得上了解。
大拓荒运动的时代背景下,每一颗行政新星被并入版图,都要展开轰轰烈烈的数轮开发。
其中工作岗位需求量最大的,便是矿业。
早年间,因为相关管理稀松,加上开采泛滥。
当矿工并无条件,连妇孺老弱都收。
由于矿井下环境恶劣,以及伴随的高热辐射,变异病毒等等危险。
生命力低于十点以下,最多坚持三五年,很难活得下来。
这一情况直到第五个千年,也就是东夏新历之初才得到改善。
矿务局被改组,颁布明确法令,不允许生命力低于十点,且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东夏公民从事矿工作业。
不过位于边陲的行政新星,招募童工、辍学未成年的现象,仍然屡见不鲜。
“回去吧。你既然考得上都市圈的新一中,想必成绩不差。
我这些学生大多是父母不在了,家里老人拉扯大的,念书念不下去,只能走这条路,混饭吃。”
梁老师叹口气:
“你没必要为了定段考试的那点加分,把身体搞垮。这种极端方式提升上来的生命力是欠赌债,最后都得还。”
秦时抬头,定定看向这位九中的体育老师:
“我还是想试试,梁老师。”
这小子听不明白好赖话么?
梁老师愣住,随后皱眉望去。
秦时并不闪躲,目光坦然且坚决。
他又何尝不是没路选。
从上辈子冒着枪林弹雨勇闯缅北,再到现在面临毕业就失业,可能沦为牛马耗材的艰难境况。
倘若不努力攀爬,怎么挣脱得出烂泥潭?
旧厂街的职工子弟,就连下矿井的高危岗位都要抢着上。
我耗光家里积蓄念个二流学校,毕业后,难道会好到哪里去?
没人脉,没才能,不只能靠拼命么?
秦时握拳,必须在暑假结束之前,把生命力提升上去,完成定段考试。
自己的人生才有其他选项!
“何苦呢。”
梁老师无奈,瞧着站得笔直,并无任何退缩意思的秦时,没好气道:
“看在老周的面子上,行吧,你想学我就收。
带钱了么?丑话说在前头,补习班一个月四千,概不赊欠!”
秦时点点头:
“稍等,梁老师,我去下厕所。”
嗯?
你他娘把钱藏哪儿了?
梁老师额角青筋微微跳动。
片刻后,秦时双手托着那捆崭新的钞票,恭恭敬敬递上。
“算了,你先交两百块,跟着学两天,能坚持下来再说。
另外,我要觉得你不行,随时走人!”
梁老师别过脸,没去接那笔放在旧厂街多数家庭都算是“巨款”的百元大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