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武德充沛 (第1/2页)
稍后,裴秀、毌丘兴各带数人走出小营区,分别去找安邑、北绛、南绛三处小营地。
北绛就是绛邑,南绛就是新绛,位于紫金山东南,涑水上游。
这两个绛,与闻喜也能算是一衣带水。
安邑是河东郡治,位于闻喜之南。
这些人不知道谁是魏兴、赵基,但绝对认识裴秀、毌丘兴。
而贾逵籍贯襄陵,位于北边的平阳附近,是当年白波军主力构成区域,遭受了极大的战争破坏。
许多豪强、县吏成批量的被白波军裹挟,白波军招降后获取官职,又将坚守城邑的那批县吏接管。
尤其是此前勤王大义之际,根本没人敢抗拒白波军的征召。
如今匈奴人持续南迁,河东隐隐有以汾水南北分界的趋势。
贾逵生活范围内出现大量匈奴人,他周围各县应募虎贲提倡深层次混编,就是吃了各自为战的亏。
也只有通过这次深层次混编,长远的未来时间里,河东人才能拧成一股绳,以应对持续南迁、壮大的匈奴人。
这是平阳周边士人的想法,但不是南部士人的想法。
南部有稷山、汾水天险,有条件独力对抗匈奴人。
安邑队所在的小营区内,聚集着五十多名应募虎贲,近半人员是卫氏徒属。
应募虎贲,各家部曲勇健是没资格参与的。
要参与进来,起码要身家清白、小有积蓄,或郡县闻名,同时要有自由身。
部曲宾客、流民之类,根本不予考虑。
天子再落魄,也不是无产恶少年、部曲仆僮有资格接近的。
河东卫氏根基雄厚,不缺附属家族,这些徒属或是门生,或是故吏子弟,或者是卫氏姻亲之家。
卫氏应募的是卫固,他是家中次子,家业虽然雄厚,但继承权与他无关,这次也能算是创业、出仕。
卫固年龄比裴秀大一岁,已经冠礼,表字仲坚。
营房内,裴秀简单讲述昨夜发生的事情,询问:“贾梁道立意长远,然我等粮秣军资有限,实难习练营伍。此去河内,山路艰险,沿途盗匪群生。天子身侧虎狼环布,又怎会坐视我等入卫天子?大兄晓畅军事,宜拨乱反正,为众人谋。不知意下何如?”
两家门第相近,论门望,是本郡第一第二,远超本郡第三的马矢氏。
与这三家比起来,贾氏与毌丘氏还要次一等,柳氏、范氏更次一等,再次才是各县冠姓、豪右。
卫固相貌英武,比裴秀长的好看。
他端坐,笑问:“看你言语,七郎已有决断?”
“是,我已请毌丘兴游说北绛、南绛,若是成功,我们这四队编为一屯。未来即便遭遇变故,也能同进同退相互扶持,进则入卫天子,退也能返回乡梓。”
裴秀神情坦然:“王植胃口颇大,我自不会让他如意。”
卫固自然也不喜欢贾逵的整编方案,他家徒属最多,拆了后他个人安全都没保障,但贾逵立意长远,昨夜就说的安邑兵曹无言以对。
稍稍沉吟,卫固就问:“我等推勇猛健儿为屯帅,王植不允,又该如何?”
“当今之事,在仲坚兄,也在弟,岂能任由彼辈宰割?”
裴秀右臂握拳轻轻挥动:“王植顺从还好,他若敢作色发难,仲坚兄静观即可,我弟赵阿季勇毅过人,又有魏子昂之辈,必叫王植知晓我辈手段!”
这一辈人若让王邑的族侄拿捏,倒推回去,是不是各家父兄也要被王邑拿捏?
只要动手,别杀王植,家里父兄自会顶住王邑的施压。
卫固也有顾虑,他家就在安邑。
可这涉及原则问题,他敢退让,以后同辈人里就难以抬头,还会被长辈看轻。
天子拜王邑为镇北将军,与镇南将军刘表并列……王邑真当自己能效仿刘表,杀宗帅,夺各家部曲?
从他拜领镇北将军金印的那一刻起,各家就将他当贼一样防着。
也就郡北各县受南迁匈奴压迫,急着向王邑靠拢。
卫固衡量再三,他犹豫的不是参加与否,而是要不要其中的虚名、影响力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