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读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必读小说 > 红楼大霸王 > 第63章 年前 2

第63章 年前 2

  第63章 年前 2 (第2/2页)
  
  对贾琏好?贾蓉看了一眼王熙凤,这娘们儿别看是笑着和贾元春说话,但是一直都注意着这边,两人的眼神稍微对上就又分开了。
  
  贾蓉仔细一想,自己对贾宝玉也不算好,看那贾宝玉面对自己时候那熊样儿就知道好不好了。
  
  其余贾环贾兰贾琮之类的,平时根本没放在心上,更没时间搭理他们。
  
  然后就是女人了……这个确实是好。
  
  想到这里,贾蓉不禁露出了微笑,看了看王熙凤,又看着站在王熙凤身后的平儿。
  
  平儿本来是看着奶奶们说话,也看着贾蓉。
  
  当贾蓉抬起头看着她后,平儿和贾蓉眼神对视,不禁也害羞了起来。
  
  贾蓉很快站起来,“我去厨房看看,整点冻梨吃。”
  
  屋子里的小朋友听到有梨吃,迅速跑过来。
  
  “我和父亲一起去。”
  
  “在屋子里等着就行了。”
  
  贾蓉很快拒绝了儿子的孝心,直接走了出去。
  
  刚走出去没多久,平儿就掀开被帘快步跟了出来。
  
  “老爷,奶奶让我跟过来帮忙。”平儿高兴的过来帮忙。
  
  贾蓉笑着说:“好啊,正好缺个帮手。”
  
  等两人走后,屋子里的王熙凤笑道:“平儿那个小蹄子,我看也是快忍不住了,我待平儿如自家妹妹一样,哪能不知道她的心思,姐姐勿怪。”
  
  贾元春知书达理,“这是好事情,我哪有怪罪的道理?如今我又有身孕,家中事物又多,以后就指望妹妹们帮忙多生些孩子。”
  
  如今已经连续两个儿子,肚子里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,贾元春都已经完成了作为夫人的使命。
  
  以后可以继续多生几个,也可以修养身体,教育自己和其余人的儿女。
  
  王熙凤笑着说:“这我就放心了,不过平儿肯定要等到鸳鸯后面,我看这几年也不着急,反倒是我这里一堆事情忙不开。”
  
  秦可卿听到后,笑道:“那你可要小心了,万一平儿肚子大了,那就由不得你了,该来的总要来。”
  
  王熙凤白了她一眼,“我哪能不知道厉害!”
  
  尤三姐笑道:“凤姐是哪里知道厉害了?你又没尝过!”
  
  王熙凤笑道:“我才生几个儿子,你们家生了几个,这不明摆的事情?你不知道,我家爷们多羡慕你们蓉大爷呢!几次三番的找他取经!”
  
  尤三姐听到后,笑呵呵的说:“那你得和姐姐们取经了。”
  
  都是一群体验过男女之事的女人,也没有大姑娘在,因此互相之间反而不会像平时那样在意规矩。
  
  男人女人都有欲望,嫂子婶子之间,可没有那么多忌讳。
  
  不过这种事情肯定不会带李纨那种女人参与,李纨不光是寡妇,还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女人。
  
  反倒是王熙凤出身武训世家,从小就是当男儿养的,秦可卿家里的风评也不算好,尤其是这几年接触了太多不良信息。
  
  尤二姐和尤三姐那张嘴,平时也都是娘们儿贱人之类的轻薄话。
  
  贾元春虽然知书达理,但跟着贾蓉这种玩意儿,在自家妇人圈子里也不好训斥这种话题,只是笑笑没说什么。
  
  在娘们儿的话题过去后,贾元春很快拿着纸笔和王熙凤决定年酒的事情。
  
  “大年初一要去宫里朝贺,回来后祭祖吃酒。”
  
  “初一是本家近支,初二是本家远支,五服内外互拜,初三开始,亲戚、同庚、同寅、世交等拜年,初六女眷出门和女儿归宁。”
  
  王熙凤不会写字,认识的字也不多,但是平常处理的事情非常多,不需要认字也懂各种事情。
  
  贾元春反倒是因为贾蓉六亲不认的关系,处事经验较少,没有实际经验。
  
  两人一个说,一个写。
  
  过年的安排都要提前决定好,尤其是邀请哪些人都要互相知个底儿,免得别人过来和不认识的亲戚凑成了一桌,或者是同时应付两场酒席,去哪家都不合适。
  
  决定好了走亲戚的顺序,以及十五之前的大致安排后,王熙凤又说起了正事。
  
  “这两府的规矩不同,赏钱也不同,经常有丫鬟下人说荣府不如宁府,我看这今年过年用的金银踝子都准备好了,就是发多少也定个数,两边都一样,免得过个年还要攀比。”
  
  贾元春点了点头,“理应如此。”
  
  这个时候贾蓉和平儿抱着两盆冻梨进来,抱琴已经准备好了木盆和热水。
  
  虽然凉水也可以解冻,但小孩子们等不了那么久。
  
  “一边去,吃的时候再叫你们。”贾蓉训斥围过来的小孩子们,不让他们靠近水盆。
  
  贾蓉很快走到桌边坐下,对着王熙凤说:“刚才我去厨房,发现乡下人送来不少鹌鹑,我吩咐厨房炸了一些,正好也有鹌鹑蛋,等下吃了再走吧。”
  
  王熙凤高兴说:“好!这正好过年的事情还一大堆,今个儿都给安排好了!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